中文版   ENGLISH   Japanese   Korean   怀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辽海简介辽海著作经典案例案例点评专业部门法院裁判招贤纳士法苑论坛新近动态BOT 服务WTO 知识招 投 标
法律文书法律法规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网站新闻金融保险证券期货商标代理媒体侵权企业并购房 地 产反 倾 销
辽海论坛

友情链接
   中国体改研究会
   法制日报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财经报
   中国政府采购网
   军队物资采购网
   中央政府采购网
   中国证券报
   中国贸促会
   中国民商网
   中国期货网
   中国法院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公安部
   >> 更多友情链接
首页 ->> 辽海论坛
 
法苑论坛
· 3000亿校企资产 内部人掌管几何
· 专家解读:民生用车、特种用车需求仍很大
· 中国公务用车采购高峰论坛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
· 投资担保公司理财与信托理财法律风险分析(2013-11-05)
· 豫数百亿工程采购暴露出的法律问题
· 国资委违法霸占劫掠民营企业
· 谁是麻烦的制造者?
· 财政部首败“政府采购案”彰显公平正义
· 司法者,请摸着良心审判
· 法庭上, 法律说了不算,法官说了不算,政府说了才算
· 老人状告房管局强拆二审开庭
· 房屋拆迁应“你情我愿”,“一厢情愿”实属不可
· 经济纠纷?合同诈骗?
· 孩子住院2天后死亡
· 七天婴儿之殇,谁之过?
· 韩敏之子之死
· 救不回的生命 得不到的赔偿
· 韩敏之子的离奇死亡
· “三公”监督需要单窗口的信息渠道
· 采购标的交付中的猫腻
· 中标或成交后的煎熬
· 评审专家公正性屡受质疑
· 供应商准入障碍重重
· 7万亿元市场!欧盟企业眼热中国公共采购
· 美国“绿色”采购对我国的启迪
· 天价产品事件屡见不鲜
· 采购信息为利益群体垄断
· “协议供货”是对法定采购方式的公开践踏
· “去”集中化成普遍趋势
· GPA之争
· 政府采购监管须引进独立第三方
· 公务车采购调查:违法指定品牌成通行做法
· 公车需实施有效的统一集中采购
· 政府采购案触碰管辖权“魔方”
· 政府蛋糕上的立法博弈(1)
· 政府蛋糕上各异的立法宗旨(2)
· 立法博弈后的政府糟糕(3)
· 立法博弈后的政府糟糕(4)
· 美国联邦政府采购合同小型企业份额探究及启示
· 关于完善我国国货政策的一些思考
· 全国首例企业国有资产界定纷争尘埃落定
· 美国政府采购国货制度
· 我的“4万亿”不会实行“Buy China”
· 美国采购“国货”符合WTO规则 (上)
· 美国采购“国货”符合WTO规则 (下)
· 台湾加入《政府采购协定》解读(一)
·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008-11-12)
· 政府协议供货的法律问题(连载一)
· 政府协议供货的法律问题(连载二)
· 政府协议供货的法律问题(连载三)
· 政府协议供货的法律问题(连载四)
· 政府协议供货的法律问题(连载五)
· 政府协议供货的法律问题(连载六)
· 政府协议供货的法律问题(连载七)
· 政府协议供货的法律问题(连载八)
·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政府采购的影响(2008-10-21)
· 我国建筑法律体系面临WTOGPA冲击之一 (2008-6-3)
· 我国建筑法律体系面临WTOGPA的冲击之二(2008-6-24)
· 我国建筑法律体系面临WTOGPA的冲击之三(2008-07-29)
· “透明”是个好办法(2008-07-06)
· 中标通知发出后还能废标吗?(2008-6-3)
· 法律视角中的“海之贝”“春茧”之争(2008-3-30)
· 集采机构在法律面前只有义务(2007-12-06)
· 医疗卫生部门在“拒签”中的责任(2007-12-05)
· 让透明信息广泛传播(2007-11-28)
· “集采”如何甩掉“黑锅”
· GPA引入电子拍卖的使用条件(下) (2007-11-21)
· GPA引入电子拍卖的使用条件(上) (2007-11-14)
· GPA瞅准“大蛋糕”(下) (2007-09-19)
· GPA瞅准“大蛋糕”(上)(2007-09-12)
· 立法拖了EGP的后腿(2007-09-08)
· 谈判清单覆盖范围有哪些(下)(2007-09-05)
· 谈判清单覆盖范围有哪些(上)(2007-08-30)
· 电子政府采购的前世今生(2007-08-29)
· 2007版GPA解读(2007-8-22)
· 为何八成政府采购由私法人代理(2007-07-23)
· 财政部败诉后的“积极作为”(2007-07-01)
· 从佛山经验看政府采购质管体系应用(2007-05-23)
· 六招点破投诉迷津 (2007-4-25)
· 往事并不如烟(2007-02-28)
· “政府采购第一案”化解了权力之争
· 建立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 破解冲突与矛盾(2007-03-28)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三十八
· 《黎明前的搏弈》连载三十七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三十六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三十五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三十四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三十三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三十二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三十一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三十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二十九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二十八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二十七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二十六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二十五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二十四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二十三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二十二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二十一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二十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十九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十八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十七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十六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十五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十四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十三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十二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十一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十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九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八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七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六
· 《黎明前的博弈》连载五
· 投诉处理决定不得存在歧视(2006-10-16)
· 一起荒唐的政府采购裁判案(2006-08-31)
· 工程采购应纳入法制轨道(2006-08-30)
· 中国政府采购信息难倒耶鲁知名学者(2006-08-21)
· 透明的评估提升可信度(2006-08-16)
· 处理决定不能局限于投诉内容(2006-08-14)
· 单一来源采购汽车的方式应受规范(2006-08-07)
· 评审专家必须站在第三方立场(2006-07-26)
· 法院应接纳政府采购民事案件(2006-07-24)
· 西湖龙井岂能做大成为“浙江龙井”(2006-07-20)
· 反垄断法 到底反什么(2006-07-20)
· 行政执法不能流于形式(2006-07-17)
· 两个“珠江”之间的恩怨是非(2006-7-13)
· 打击商业贿赂 统一两部公共采购法律呼声日高(2006-07-10)
· “黑白合同”:发生率最高的商业贿赂(2006-07-10)
· 是商标侵权而非正常标示企业名称(2006-07-06)
· 关联交易应当禁止(2006-07-03)
· 从政府采购的困惑中走过(2006-6-26)
· 听证程序不能缺位(2006-06-21)
· 回避是方法 公平是核心(2006-06-14)
· 西湖龙井岂能发展成为“浙江龙井”(2006-06-03)
· 此案的商标侵权是否成立(2006-06-1)
· 政策功能怎能图虚名(2006-05-31)
· 听证不能在政府采购执法中缺位(2006-05-24)
· 浅析政府采购中的关联交易(2006-05-22)
· 法院不受理政府采购案件能否成立(2006-05-21)
· 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须要有执行力(2006-05-09)
· 有感于《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起草(2006-04-12)
· “财政部两次当被告案”引起的思考(2006-04-09)
·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为何越来越糟糕(二)(2006-03-27)
·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为何越来越糟糕(一)(2006-03-26)
· 一缕曙光在南海升腾(2006-03-12)
· 权力之争:相煎何急(2006-03-06)
· “代建制”不能避免“权力租金”(2006-03-05)
· 集中采购可能面临尴尬局面(2006-2-28)
· 首例政府采购案件为何被判“无期徒刑”(2006-02-25)
· 政府采购投诉处理决定亟须规范(2006-02-22)
· 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正向我们走近 (2006-01-27)
· 厘清了一个重要思路(2006-01-24)
· 谁为采购主体的违法行为“埋单”?(2006-01-20)
· 我国政府采购法律责任有待完善(2006-01-17)
· 政府集中采购执行机构处境艰难(2006-01-13)
· 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制度有待完善(2006-01-10)
· 政府采购司法审查的尴尬(2006-01-06)
· 我国政府采购救济程序对供应商的限制(2006-01-03)
· 我国政府采购质疑程序亟需完善(2005-12-27)
· 政府采购不能忽略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2005-12-26)
· 政府采购合同变更制度的冲突(2005-12-20)
· 政府采购合同解除制度的缺失 (2005-12-13)
· 政府采购合同违约责任该如何界定(2005-12-6)
· 无效政府采购合同适用法律的冲突(2005-11-29)
· 政府采购合同撤销制度与合同法的不同 (2005-11-22)
· 我国政府采购合同生效制度的困惑 (2005-11-15)
· 政府采购合同验收制度的逻辑关系(2005-11-08)
· 我国政府采购询价采购程序的缺陷 (2005-11-01)
· 我国单一来源采购监督机制存在三大缺陷(2005-10-25)
· 政府采购合同岂能说变就变(2005-10-21)
· 政府采购制度中竞争性谈判的黑洞(2005-10-18)
· 我国政府采购废标制度矛盾重重 (2005-10-11)
· 剖析“官员宁可撤官也不撤资” (2005-9-29)
· 定标应以投标价格作为主要考量(2005-9-27)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制度有待理顺(2005-9-20)
· 我国政府采购开标程序缺失(2005-9-6)
· 政府采购招标文件亟须规范(2005-8-23)
· 政府采购邀请招标谨防“黑箱操作”(2005-8-16)
· 政府采购招标方式的冲突(2005-8-9)
· 政府采购保证金制度需完善(2005-8-2)
· 名誉侵权管辖岂能游离在法律之外(2005-7-27)
· 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流于形式(2005-07-26)
· 政府采购价格目标的冲突(2005/7/19)
· 我国政府采购当事人界定不清(2005-7-12)
· 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缺位(2005-7-5)
· 政府采购的监管缺位(2005-6-24)
· 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存在冲突(2005-06-17)
· 民族品牌:公务车采购中的法律缺位(2005-06-14)
· 政府采购中的回避制度(2005-06-10)
· 政府采购“国货”的法律缺位(2005-06-03)
· 我国的政府采购模式尚存缺陷(2005-5-27)
· 政府采购法的适用范围及其缺陷(2005-5-20)
· 政府采购中的多与少(2005-5-17)
· 我国政府采购由试点到立法(2005-05-12)
· 公务车采购中监督机制不能缺位(2005-5-10)
· 政府采购进入国际法制轨道(2005-4-29)
· 政府采购起源(2005-04-22)
· 政府采购中如何保护供应商利益(2005-4-13)
· 网上政府采购公务车亟待规范(2005-04-12)
· 浅谈政府采购执法中的听证程序(2005-01-29)
· 刍议我国政府采购法中的缺位(2005-01-25)
· 为用“金华火腿”4个字 金华企业整整盼了20年(2004-07-02)
· “一粒鼠屎坏整锅汤” 黑货曝光为何殃及名牌(2004-6-5)
· 网上论文交易内幕调查(2004-6-2)
· 金华火腿之困
· “关山”维权 京城高人的看法
· 2003虚拟财产事件回放(2004-01-30)
· 再谈“金华火腿”商标(2004-06-18)
· 知识产权跨国公司埋下陷阱 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2003-12-25)
· 托普邮通商标纠纷升
· 中央台记者就假新闻问题访谷辽海律师
· 谈“一元钱官司”与诉讼成本
· 新闻界的“对手监督” (2003-06-11)
· 关心公益与宽容功利 (2003-08-03)
· 求职者试用期内的合法权益同样受保护(2003-08-07)
· 该不该举行公开听证 有线电视费为什么涨价(2003-07-07)
· 《关于自由撰稿人的依法管理》谷律师答记者
· ·谷律师就个人所得税的有关问题答中央电视台马英华记者:
· 劳动合同到期应及时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2003-07-25)
· 我能依据什么提出辞职(2003-07-15)
· "五一"后自带酒水去饭店用餐可能遇麻烦
· 信息应当流通 公众有权知道
· 从记者被打想到的
· 媒体期盼司法公正
· 自带酒水 饭店谢绝?
· 焦点:值不值得提倡
· 从新闻投资公司零纳税看税收筹划
· 也谈“统一司法考试”
· 神灵的裁判 ----刘月楚
· 法律的情感教育 ----刘月楚
· 老骥伏枥显风流 --记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陈光中
· “一元钱官司” 引爆观念交锋
· 推测“毛阿敏 不能赴演”惹来87万赔偿
· 这份租赁合同究竟是否有效----周剑英律师
· 《法律与生活》:司法考试的传说与解谜
· 维权之难 一起诺基亚手机维修亲身经历
· 中国遭遇反倾销还会增加
· 专家分析入世一年反倾销案4个新特点
· 谁在为反倾销奔走?
· 反倾销:无法回避的持久战
· 反倾销事关产业兴衰
· 诊治反倾销“恐惧症”
· 今年我国应诉反倾销案创历年之最
· 法律空白:新闻制假者有机可乘
· 人身伤害(含致死)赔偿案件在司法活动中的几个盲点--周剑英律师
· 證明責任及相關概念辨析——從兩大法系到我國 (許平)
· 民事审判程序中法官与当事人权利配置原则探析 (许平)
· 这项管辖异议成立吗?(许平)
· 检察监督介入法院调解之构想———完善法院调解制度的一种尝试 (许平)
· Dilemma and outlet (xuping)
· “别后退,小心推倒多米诺骨牌!”
 
 
新闻采访
· 《中国产经新闻》报道本所知名政府采购法律专家谷辽海的采访
· 本所高级律师谷辽海主任就18亿PPP项目接受《华夏时报》采访
· 本所高级律师谷辽海主任接受《证券日报》采访
· 政府采购转向“物有所值” 专家建议配套相应法律体系
· 国企消费性采购应纳入政府采购
辽海事纪
· 中国人民银行续邀谷辽海年度讲座(2017-03)
· 中国体改会续聘谷辽海为首席律师(2013-06-16)
· 中国瓷都请我们当常年法律顾问(2007-03-31)
· 本所律师为林业大学法律顾问(2007-02-06)
· 谷辽海受聘为中央政府采购中心顾问(2006-11-15)
黎明前的博弈(剧本)
· 故事梗概
· 黎明前的博弈(1)
· 黎明前的博弈(2)
· 电视连续剧第一集
· 电视连续剧第二集
事业单位改制服务部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
· 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
·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方舟苑6号楼1502号邮编:100102
电话总机:(010) 82002863 82002509
电子信箱:13901305386@139.com liaohaigu@hotmail.com
北京辽海律师事务所 © 2022 - 2023 版权所有京ICP备17054756号-1